普通本科招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华农 >> 正文
【特别关注】书写“双一流”建设的奋辑之笔——园艺学与作物学学科群建设掠影
发布时间:2019-01-23

心提示: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样宏大的发展格局中,我校五个一流学科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园艺学与作物学学科群作为学校历史悠久的一级学科,在建设过程中思路越来越清晰、行动越来越坚定,写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奋辑之笔。

2019年发轫之始,“双一流”建设便将迎来中期“大检”。

在这关键的几年,“双一流”持续发力点如何找寻?纵深革新如何推进?预期目标如何达成?如何克服前进中的瓶颈?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样宏大的发展格局中,我校五个一流学科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园艺学与作物学学科群作为学校历史悠久的一级学科,在建设过程中思路越来越清晰、行动越来越坚定,写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奋辑之笔。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来校指导双一流建设

起笔:如何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

起笔决定风貌与精神,笔酣墨饱则基调奠定。

在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眼里,“打基础、管长远”即是工作总基调,“首先是全院师生无论年长年少都能在‘双一流’建设上达成高度共识,强烈的忧患意识让抓基础、夯基础成为一种气候。”

在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老师们齐心协力“凑份子钱”90多万,以“超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准”,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有序、安全、舒心、便利;再如,搭建细胞生物学代谢组学公共平台,并按教授职称专门引进清华博后屈晓璐负责平台运行,让设备“买得起、玩得转、用得好”;一如学院加强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园艺文化体验教学中心”,集学院历史、文化、团队、师资于一体,“虚功实做”,让学科工作有抓手、有战斗力、有向心力;还如学院经常组织教师们“报账”——团队成员促膝长谈、推心置腹,交流手头上的“琐碎”工作,商讨是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是否解决产业问题、是否“走远跑偏”、还有哪些盲区和漏洞等等。

“扎根怀远”亦是作物学建设过程中的战略之举,植科学院党委书记朱正宁说,成果、标签、经费、排名自然重要,但“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内涵,“我们要做的就是筑牢基础,稳扎稳打,在内涵建设中实现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大学的最终目标。

在他看来,与其每天对照数据比较、对着差距感叹,还不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稳扎稳打、各个击破。

2018年,植科学院制定了以产出导向和质量导向的政策30余项,夯实长远发展之基——

例如《硕士研究生盲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第一标准,研究生首次实现全盲评。也就在这一年,3名硕士毕业论文因为盲评未过,指导老师要在2019年暂停安排硕士招生指标,2名博士研究生盲评未过,学院暂停了导师博士生招生指标。

例如提高职称申报“门槛”,从应用成果到学术文章,从数量到质量,实施分类指导,激发老师们能“跳起来摘桃子”,对应2015年的评审要求,标准上再一次提档升级。例如制定《违反“红七条”投诉处理流程》,明确投诉的渠道、方法和处理意见;再如《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以博士中期答辩为“栏”,拦住散漫,也拦回优秀的学生,建立更为严格的学术标准规范,也形成优秀人才“蓄水池”。

“不畏浮云遮望眼”,诚如匡汉晖教授所言,园艺学与作物学学科群蹄疾步稳、步步为营,“固本回归”,扎牢接力发展的基石。


校长李召虎召集召开学科建设委员会(扩大)会议,专题研讨双一流建设

行笔:如何做实双一流建设过程?

行笔当以飘逸流畅,苍劲有力,方显大气。

数据显示,全球80%果树学优秀论文都来自华中农大,但是,这个学科刚好又是以指导果菜花茶生产实践的应用学科。历史发展序表明,上中下游紧密结合并形成“闭环”是这个学科建设的重要立足点。

于上游以徐强等一批年轻教师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团队,从基因组学等微观层面研究果实生物学及果实品质调控;以邓秀新、郭文武等一批老师为代表的中观层面的细胞工程用于生产实践新途径和种子资源研究和应用;以程运江为代表的柑橘采后体系建设、产业转型、机械化、生态屏障隔离等为国家采后标准提供“华农方案”。

江西赣州,这个全国柑橘的重要产区实验田里就有华中农大从上游到下游的“超前布局”。5年前,这里开始培育不同色泽的柑橘,无病毒苗种选取、黄龙病防治开始推行,期望在“亩产4吨优质柑橘”的基础上提升营养品质。不单如此,如何适应农村劳动力集聚老年化、生产模式转型、缩短丰产期等在采后优化层面,园艺人也在产业中摸索前进。

相对园艺学科,作为传统农学的作物学必须快速精准找到突破点,并设法破解,为此,植科院提出了“作物学复兴计划”,并践履这条“复兴之路”。

作物学老师们认为:“我们不仅守好‘一亩三分地’,还得寻找新的增长点,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与世界作物科学前沿发展相适应。”作物信息学研究中心和作物信息教研室的成立即是作物学换羽新生的重要举措,此举旨在改变传统农学的研究范式,让表型组、信息科学、现代工程装备与传统学科更紧密结合,找寻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物学成立了小麦团队,从组学、性状、代谢、抗病、抗逆等方面布局小麦研究;学院还积极倡导成立跨学科宏观农业研究院,与经济管理学院、资环学院、信息学院筹建“生态+遥感+政策+人文”的全新大数据分析研究模式。。

思路和局面打开之后,源头活水开始流进来,园艺作物学科群发展便有了新的“引爆点”。


第七届园艺学科评议组扩大会议在校举行,学者们为我校园艺学科建设问诊把脉

顿笔:如何攻破双一流建设瓶颈?

力作需要“顿笔”,稍折笔锋,查不足而后奋笔疾书。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前进的路上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对标学科发展指标体系,园艺老师们谈到了园艺发展的薄弱点:成果奖项亮点串联不够,厚重感缺乏,在重大奖项申报上,出现了10年断层;团队配置、研究生培养、论文产出、成果应用如何服务产业需要进一步厘清,“中间过程”和“终极目标”发声倒置;要思考团队的创新性在哪里、国家贡献在哪里,尤其是在当今科研中如何找寻原始创新;园艺本身内部发展不平衡,一些学科老教授集中退休,一些学科“90后”加盟但有些学科连“80后”都鲜有引进,导致某些老学科长期后劲乏力;传统学科和人才培养领域如何拓展,不能只盯住育种、栽培、嫁接、修剪等“技术要领”,这与产区的“另外一番景象”严重不匹配……

一系列办法被用来解决这些困难。园艺学科引进人才过程中二级学科和学院双重发力,引培并重,加大弱势学科的扶持力度,探索“工匠型”“研究型”“体验型”“复合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统筹“智慧园艺”“仿真体验”发展,建设“学院文化+专业体验”提升学院文化引导力。

瓶颈在作物学同样存在,“双一流”建设关键是人才培养一流,但目前作物学人才培养水平还在“一考定乾坤”;同学们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功利,没有达到“追求真理”的高度;人才培养的分层分类分级还需加大力度,现在盯“牡丹花”多于盯“墙脚草”,个性发展指导不力;老师们上课态度很好,但是方式理念较为陈旧,离一流人才的培养尚有距离。

不过,他们化挑战为机遇,认真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困局。“硕彦”“硕果”计划得以推行,作物信息学摸索打造“金课”,加大“课程学业压力”;助教制度得以实施,“小考”设计得以落实,开展院内教育思想大讨论以务虚检讨人才培养本质,与“隆平高科”“大北农”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已经启动;“党旗田野”行动得以践行,以党建引领作物学发展理念提升。

园艺作物学科群同其他传统农学学科的瓶颈一样,有其共性,但最终要指向解决具体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他们认为,教会同学们的,一定是“从地里产生的顶天立地”,论文只是科学和实践的附属品,希望通过扎实的理论实践锻炼,培养更多的“大家”。


蕲春县机收再生稻验收现场

收笔:如何达成双一流奋斗目标?

承上启下、回锋归一,收笔一气呵成。

2018年11月,“园艺概论”获评“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消息传来,讲授人徐强正在美国康奈尔访学,这位年轻的“80后”博导是园艺一流学科建设的闪亮新星,连续多年在Nature Genetics(2篇)、Plant Journal、Genetics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重要论文,即使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方面他也有独特创意。

为了建设园艺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他们默默奉献,在楼栋招标投标、基本建设、管理服务、文化建设、条件改善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学院负责人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建设好学院文化,从7月25日到9月28日,基本上每天“泡”在学院,小到一个茶几材料、种花种竹,大到规划方案制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奋辑的人不止他们几人,果菜花茶二级学科,谢从华、郭文武、叶志彪、匡汉晖……整个学科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勤奋精进工作,在他们眼中,这个学科就像“老中医”一样,历史积淀下来的都是精华,整个学科以“扎实”为遵循。

作物学老师们的奋斗一样精彩。

小麦团队组建之时,陈伟、兰彩霞、茆海亮、李强、鄢文豪等一批“80后”踊跃加盟,其实早在团队组建之前,他们就在全球各地通过召开视频会议研讨小麦发展规划,年轻力量的加入,为作物学的发展赢得了10到20年的发展空间。而在作物信息学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工学院杨万能就主动请缨,为中心表型组成立精心组织谋划,如今工科和农科交叉发展、研究手段创新成为重要增长点。

不单是普通教授,骨干教授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自觉和担当也让人动容。傅廷栋老师年过八旬,但是在多功能油菜事业上孜孜不倦,他远赴西北、东北、华北、华南等地播撒科学种子,在婺源,当地人留他多住几日,“油菜花多开一天,我们就多收入一个亿”;张献龙老师在棉花研究上不但有基础研究上的突破,更有直播机械化应用,他说,在自己退休之前,要为产业出更多好成果;彭少兵老师在再生稻研究上,连续8年增产增收,一、二季产量超过1000公斤,如今再生稻在湖北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玉米、小麦研究和应用也有新突破,一批国审、省审品种问世,湖北本土的高面筋小麦品种正走上老百姓餐桌。

奋斗之后,终有收获。数据显示,至“双一流”建设启动到2018年底,园艺作物学科群标签人才新增14人,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省级群体新增3个,发表SCI/SSCI论文843多篇,IF >5.0的论文173篇,获批科研项目基金项目数132个,教师赴国外交流266人次,举办国际会议17场……

数据是枯燥的,却也是灵动的,它们表明,园艺作物学科群的发展势头正好、风鹏正举。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记者 川竹 审核人 朱正宁 张宏荣